核心提示:7月29日,园艺林学学院赴宁夏实践队一行五人前往宁夏回族自治区并开展了为期一周的社会实践活动。本次实践,成员们主要针对黄河流域与腾格里沙漠交汇区域的荒漠化生态治理、贺兰山脉生态屏障保护等进行一系列的学习与探究。
7月29日,实践队前往了中国科学院沙坡头沙漠试验研究站。该研究站是中科院最早建立的野外长期综合观测研究站,地处腾格里沙漠东南缘的宁夏中卫市境内,是我国沙漠科学研究无可替代的野外支撑平台和国际知名的沙漠科学研究基地。从研究站创建人李鸣冈先生1955年建站起,一代代科学家奉献他们的青春投入到治沙研究中,形成了铁路防护体系的研究以及无灌溉条件下人工植被防护带的建立,并创造性地提出“以固为主,固阻结合”策略以及麦草方格的治沙方法。实践队对沙坡头地区的生态气候与生态环境及其对固沙研究、区域经济建设的重要意义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
随后,实践团前往沙坡头保护区内部,通过与沙漠博物馆内工作人员的交流,学习了解了沙坡头保护区生态治理的方法以及一些前瞻性的研究,并通过实地踏查调研了沙坡头生境内的植物组成。保护区内的“三北”防护林工程体系像一条绿色的生态屏障,保护着中卫城西铁路交通枢纽及工农业生产基地的生态安全,使其免受风沙危害。保护区所产生的生态效益极大的改善与提高了保护区的自养能力,使受到侵蚀与破坏的自然植被得以恢复,促进生态系统完整性的形成。
沙坡头保护区植被种类多样,共有种子植物79科228属440种。其中被列入国家一、二级保护的植物有裸果木、沙冬青和胡杨。有经济价值的资源植物共计63种,占保护区种子植物的14.32%。同时,保护区的湿地植物种类也很丰富,共有114种植物,占保护区植物种类的25.91%。
此外,实践团还前往贺兰山滚钟口及西夏王陵开展了两日实践调研,主要针对贺兰山生态屏障进行了探索。贺兰山脉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与内蒙古自治区交界处,山势雄伟,若群马奔腾。南北长220公里,东西宽20~40公里,海拔3556公尺。贺兰山的西坡较缓,逐渐过渡到内蒙古高原;东坡陡峭,山势雄伟,高差较大,构成一道天然屏障,从而削弱了西伯利亚高压冷气流,阻截了腾格里沙漠的东侵,也阻止了潮湿的东南季风西进,使得贺兰山东西两侧气候、水源、植被有着显著的差别。
由于此地较优越的环境,西夏王朝选择在此修建墓园。位于贺兰山东麓西夏王陵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地面遗迹保存最完整的帝王陵园之一,也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一处西夏文化遗址。通过专家介绍,队员们了解到其原貌保护问题是遗址公园保护和建设面临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
最后,实践团选择了湿地保护区进行调研。宁夏阅海国家湿地公园,位于银川市金凤区,西依巍巍贺兰山、东临黄河,在银川市内,总面积近2667h㎡。该湿地气候湿润、景色怡人、水域广阔,是中国西部干旱带重要的湖泊湿地类型,同时也是银川市面积最大、原始地貌保存最完整的一块湿地。每年113种鸟类,数十万只候鸟在此迁徙繁衍。
通过七日的调研学习,实践团成员们对宁夏北部的生态环境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考察时指出,宁夏是西北地区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要大力加强绿色屏障建设。作为新时代的“学农人”,学习相关生态建设保护知识,并致力于其建设过程是重中之重。
文字:彭亦萱
摄影:田頔、彭亦萱
审核:克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