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在西藏山南市雅砻蜜瓜采摘节现场,藏族同胞格桑米厝对甜瓜和西瓜赞不绝口。这是发生在当地一家科技公司果蔬大棚的欢乐场景。
华中农业大学黄远团队和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徐永阳团队共同技术支持。该公司果蔬大棚内现种植有甜瓜、黄瓜、番茄、辣椒、秋葵等120余个品种的蔬菜,长势喜人、鲜嫩欲滴,与室外高山沙丘形成鲜明对比。
黄远介绍,西藏山南拥有得天独厚的光热资源,昼夜温差大、滴灌水质好,适合发展大棚设施蔬菜产业。截至目前,在山南市和各级援藏队伍的帮助下,全市共建有蔬菜栽培设施4555栋,极大促进了山南地区设施蔬菜生产技术的进步。
技术支撑是黄远团队在这里深耕的重要工作。他主持的“基于物联网和模拟模型的西藏山南设施蔬果生产关键技术研发及示范”及“山南设施蔬菜提质增效技术研究及示范”两个项目正在此落地,分别是湖北省科技厅援藏项目和山南市本级科技计划项目。
依托项目,黄远和团队的3名研究生驻点山南,开展品种筛选、砧木嫁接育苗、土壤改良、品质分析、病虫害防治、设施环境物联网管控等,与企业共同探索设施蔬菜产业的发展路径。
在一处蜜瓜前面,黄远和公司负责人胡甲魁一起估算起了这批高原蜜瓜的产量,目测每亩产量3000公斤,以20亩计,共可生产甜瓜60000公斤,以30元单价,整个大棚可毛收入180万元。这样的收入对于藏区来说是十分可观的。
黄远表示,由于夜间温度低,室内外温差大,容易形成冷凝水,山南的大棚需要采用多层覆盖,防水保温两不误,同时实行水肥一体化,做到精准滴灌,在有机肥施用、生物源农药和生态防治病虫害等方面也作了大量试验,在设施农业的发展中探索出新路子。
在未来,团队将进一步帮助企业在高品质栽培、品种筛选、水肥一体化、病虫害防治和物联网精准管控等方面发力,为西藏农业、设施农业做出进一步探索和贡献。
素材来源:湖北日报 (通讯员 秦睦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