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农业大学:
近年来,在贵校及各位专家的鼎力支持和帮助下,临沧市以科技创新引领坚果产业提质增效,有力助推了全市绿色经济发展壮大。值此,我们怀着无比感激的心情,向贵校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自 1991 年引入澳洲坚果试种以来,临沧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理气候条件,经过 30 多年的培育,打造出了全球最大的澳洲坚果种植基地,“临沧坚果”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成为了临沧特色优势产业和农民增收重要支柱,但是,临沧坚果只开花不挂果、座果率和产量低等问题曾经严重制约产业发展。
在多方寻求合作和破解这一难题过程中,有幸得到了贵校的倾情相助,特别是近两年来,邓秀新院士、彭抒昂教授等专家团
队不辞辛劳、不畏艰难,深入临沧山山水水、村村寨寨,认真研究临沧坚果生长习性和遗传特性,建立了 467 个试验示范点,开展了一系列严谨的科学实验和技术攻关,找准问题症结,制定“落头开心、果园放蜂、营养补充”等关键核心技术,编制《临沧坚果提质增效技术规程》,为临沧坚果提质增效提供了科学的技术指导,有效解决了种植、加工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帮助培养了一大批“土专家”“田秀才”,着力提升了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2024 年,临沧市坚果产量同比增长 45.18%,综合产值同比增长52.9%,果农人均增收达 1086 元。
临沧坚果产业发展历程,是校地合力攻坚、不断克难奋进的过程,成绩的取得,凝聚着贵校及各位专家的心血、智慧和才华,倾注着贵校及各位专家的辛勤汗水和无私奉献。我们坚信,在贵校的悉心指导和倾力帮助下,临沧坚果产业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我们恳请,贵校一如既往地在科技赋能强产业、创新驱动促发展方面予以更多的帮助和支持,进一步深化合作交流,拓展合作领域,助力临沧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
祝愿贵校在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
再次向贵校及各位专家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在很多人印象中,澳洲坚果就是“产自澳洲的坚果”,事实上,云南临沧才是世界最大的澳洲坚果产地。目前,临沧坚果种植面积已达262.77万亩,种植面积、产量、产值均居全国第一,也是世界最大的澳洲坚果产地。
近年来,通过成功申请地理标志,临沧种植的“澳洲坚果”拥有了自己的“姓名”——“临沧坚果”,并成为多个知名企业的坚果原料供应商。
12月4日,2024腾冲科学家论坛开幕前夕,“以科技创新引领云南发展”采访调研行走进云南临沧市,探寻百亿大产业背后的科技力量。
专家开方 科技融入“受孕”“保胎”“养育”全程
临沧市位于云南省西南部澜沧江畔,北回归线穿境而过,属热带山地季风气候,日照充分,昼夜温差较大,干湿季明显,是全球最适宜澳洲坚果生长的地区之一。
临沧市临翔区种植的坚果 蚂蚁堆乡供图
30多年前,一粒澳洲坚果种子漂洋过海,从澳大利亚来到云南临沧。经过多年的品种选育、驯化、扩繁和推广,临沧已成为世界最大的澳洲坚果产地。
提起“澳洲坚果之乡”临沧长期以来“低调”的原因,“科技含量”是绕不开的话题:临沧坚果种植开花座果率低、产量低,平均单产仅66公斤、远远低于世界平均单产200公斤水平,加工企业规模不大,产业链条短,市场竞争力不强等问题突出……
如何“破局”?临沧市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紧扣“3815”战略发展目标,深入实施100万亩临沧坚果提质增效行动,探索推广科技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临沧坚果模式”。
2023年,以临沧市人民政府为建设主体,依托滇西科技师范学院,与华中农业大学、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合作组建了“云南临沧特色资源创新利用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
由邓秀新院士领衔,研究院持续联合开展科技研发,不断完善优化临沧坚果提质增效技术,制定了“2024临沧坚果提质增效技术规程2.0版”,有针对性精准使用“果园放蜂、营养补充、落头开心”三项关键技术。
“三项关键技术,可以通俗地理解为针对‘受孕’‘保胎’‘养育’三个阶段发力,提升坚果产量和品质。”滇西科技师范学院副院长李进学解释,由于坚果自交不亲和,需要通过果园放蜂促进授粉,提高处室座果率;当坚果进入投产期,需要通过营养补充来保花保果;“落头开心”果园在采收完成后,及时对坚果进行修剪,为果园开“天窗”,促进通风透光,同时去除顶端效应。
破题推广难 全市培育市级服务队员105名
临沧坚果的生产区域范围涵盖8个县(区),有了科学的种植技术,如何进行全面推广普及?又一个难题摆在了眼前。
技术人员现场指导农户种植 蚂蚁堆乡供图
临沧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推广科学的种植技术,全市组建了“院士专家+市县级科技人员”团队,聚焦坚果产业的技术研究、集成、示范及培训等环节,深入田间地头向农户传授技术,形成“顾问-首席专家-岗位专家-示范点”模式,为坚果产业发展提供全面的科技支撑。突出“需求”导向,通过市级领导“一对一”联系服务院士工作站、“党建+人才引培提升”、科技特派员等措施,全方位培养坚果产业人才。目前,全市培育市级服务队员105名、乡土服务人才468名。
最近,临翔区区级科技服务员龚子雷正忙着指导种植户修剪树枝。龚子雷手机上有四五个种植技术交流群,线上回复种植户消息的同时,他时常会深入农户种植基地,手把手教农户关键技术。
像龚子雷这样的区级科技服务员,临翔区共有11名。逐级培训后,他们深入田间地头,将技术直接教给种植户,为广大种植户提供了科学、规范的种植管理模式和技术操作流程,同时培养了一批乡土专家和技术操作能手。
“去年,在邓院士团队和林业、科技部门的支持下,整个合作社种植的5876亩,采收了700—800吨。”临翔区蚂蚁堆乡一水村马驿坚果合作社理事长杨克华表示,从产量上来看,相较以前增加了近一倍。
据悉,2024年全市17个示范点平均亩产341kg,增加146kg、增长74.97%;实现了最高亩产624.61kg的纪录。更多农户通过示范基地主动学习科学种植,提高了坚果产量。
联农带农 74.45万人实现利益联结全覆盖
临沧市还成立了坚果产业发展联合会,由市工业产业发展集团作为发起人,坚果企业、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等153位会员参加,通过“临沧坚果联盟+链主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基地)”等模式,把一家一户小散弱资源组织起来,以抱团发展的方式对接市场、打造品牌。
目前,已建成壳果加工生产线55条、加工能力16.35万吨,精深加工生产线22条、加工能力2.95万吨,加工增值每吨可达6万元。
坚果加工环节
为了提高农户种植积极性,临沧市还建立了“订单式”“二次利益分配”“股份合作”等多种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把产业增值收益更多留给农民,探索形成了“546”联农带农利益反哺和分配模式。
目前,全市共有坚果企业48户、合作社205个,21.64万户种植户74.45万人实现利益联结全覆盖,人均坚果收入4432元、增收1086元。
重布局、引人才、促创新、强推广……通过一系列举措的推进,临沧市持续推动坚果产业提质增效,小坚果成为名副其实的致富大产业。
素材来源:云南网
文章链接:https://m.yunnan.cn/system/2024/12/05/033325908.s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