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5日,果蔬园艺作物种质创新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第一届学术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在华中农业大学举行。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邓秀新院士、沈阳农业大学李天来院士、武汉大学朱玉贤院士、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种康院士、湖南农业大学邹学校院士、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康振生院士、湖南师范大学刘仲华院士、浙江大学喻景权院士、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黄三文院士、南京农业大学张绍铃院士等17位学术委员会成员齐聚一堂,共商实验室发展。
华中农业大学校长严建兵教授表示,实验室自获批建设以来,坚持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在重大原创理论突破与产业化应用、国际合作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他说,面对数智时代的新机遇新挑战,实验室要进一步强化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推动科研范式转变,全面提升人才竞争力、科技支撑力和国际影响力,努力建设成为重大原始创新的引领者、有组织科研的典范和创新人才培养高地。
随后,与会学者围绕实验室建设发展进行研讨,肯定了实验室在科研成果、管理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的突出成绩,并就未来发展提出建议。
一是加强有组织的科研工作,推动跨学科协同创新,聚焦国家重大需求,形成统一的科研方向和规划。二是深化产学研融合,精准识别产业关键问题,加快科研成果转化应用。三是制定长远发展规划,明确五年、十年发展目标,确保科研工作与科技进步及社会需求同步。四是完善人才培养机制,优化团队建设,为实验室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该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邓秀新院士认为,实验室已稳步进入全国重点实验室建设发展轨道,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接下来,要强化目标导向,推动团队式重大科学问题攻关;深化共建单位融合发展,完善“人才共育、平台共建、任务共担、资源共享”的运行机制;坚持“四个面向”,聚焦产业亟须和技术瓶颈,加强基础研究与产业应用的有机结合。
信息来源:中国科技网
科技日报记者:吴纯新 通讯员:许文璨 责任编辑:冷媚
原文链接:https://www.stdaily.com/web/gdxw/2025-02/17/content_2978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