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湖北日报】马铃薯专家开讲 田间管理干货满满
时间:2025-04-03

当前正值马铃薯田间管理关键期,省农业农村厅农村社会事业促进处携手省农广校,于天门市鸿远马铃薯专业合作社开展春季马铃薯田间管理培训课。课程采用“线上+线下”同步授课模式,由3位专家进行专业讲解。

马铃薯产业是湖北稳定粮食生产、助农增收的优势特色产业,全省常年种植面积约370万亩,总产(按5:1折原粮)达80万吨左右。

天门市鸿远马铃薯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湖北省十佳农民”梁红清,是此次授课专家之一。依托华中农业大学、省农科院等专家团队技术力量,其合作社采取“专家团队+合作社+示范基地+种植大户”模式带动村民发展马铃薯。社员统一依技术施肥、防治病虫害与销售,形成“一年三熟”种植模式。种植中,凭借合作社300余台农机设备及10个无人机服务队,实现85%以上全程机械化,增产20%至30%。

华中农业大学依托该合作社建立科技小院,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育种岗位科学家、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宋波涛教授担任首席指导专家,为当地马铃薯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保障。合作社在技术支持下,通过覆膜技术提早上市,改良品种满足加工需求,整合资源打造品牌,成为多家知名食品企业原料供货商,订单销售占比80%。

两位专家先后分享该合作社产销经验,引发广大网友关注,并针对马铃薯高产基础、田间管理注意事项、产业未来发展及晚疫病监测预警等问题积极提问。宋波涛逐一解答,强调前期尽早出苗并合理施氮肥,中后期通过滴灌施钾肥;在江汉平原,要采用深沟宽垄模式,选择正规种薯。他还指出,产业发展需适度机械化、规模化经营,延长加工链,推进品牌化;同时介绍了湖北省马铃薯晚疫病预警体系,提醒群众及时防治。此外,宋波涛特别提到,江汉平原水位高,要为机械操作预留足够空间。

“江汉平原产区利用冬闲田发展马铃薯,既不与水稻、小麦争占种植面积,又可增加我省粮食产量。”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的高级农艺师柴婷婷分析我省发展马铃薯产业的优势,给种植户吃下“定心丸”:“选用早熟品种、提早栽培及覆膜技术,可在清明前后上市供应本地鲜薯市场,亩产值近万元。鄂西绿色生态优势区占全省种植面积三分之二以上,借助山区海拔优势,通过品种搭配和分层种植,结合储藏设施,可实现鲜薯周年供应。鄂北地区每亩鲜薯产量可达3000公斤-4000公斤,5月中旬至6月初左右供应市场。”


信息来源:湖北日报农村版讯  (记者彭翠楠、通讯员龙文莉、李健、胡杏)

原文链接:https://news.hubeidaily.net/hbrbsharenew/news_detail/5/639374/639374/1?w=1743654967298&uik=Soe7gPCU&share_plat=wechat&sec=7d00988f&contentType=5&tencentShare=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