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解码非遗基因,赓续茶脉薪火—— 华中农业大学茶学系学子走进恩施伍家台:在指尖温度中续写千年茶脉
时间:2025-04-22

4月18日上午7点,北纬30°的武陵山脉薄雾氤氲。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茶学系2022级29名师生深入"中国贡茶之乡"恩施宣恩县,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伍家台贡茶制作技艺"传承基地开展深度实践。这场以"解码非遗基因,赓续茶脉薪火"为主题的实践活动,让现代茶学教育与传统工艺展开跨越时空的对话。

指尖芭蕾:一芽一叶间的时空对话

晨光穿透武陵山巅的薄雾,将海拔850米的伍家台生态茶园染成流动的翡翠。4月18日清晨7时,茶学2201班25名学子身着传统民族服饰,背着细竹篾茶篓走进茶垄,以一场跨越时空的采茶仪式,激活了沉睡在古籍中的"霓裳采茶图"。"拇指与食指成鹤喙状,手腕发力要像春风拂柳。"非遗传承人田金菊示范的"提手采"法,在00后学子手中焕发新韵。过往游客被这独特的采茶场景深深吸引,纷纷驻足,好奇地用手机记录下这美好的瞬间,并向茶学学子询问其由来。茶学2201班阴永利同学耐心地向游客介绍道,此行是华中农业大学茶学系大三的学生,身着土家族传统采茶服到伍家台进行专业实习实践,在亲身体验中深入学习传统采茶技艺,探寻茶文化的博大精深。

(茶学2201班同学采茶中)

传承千年:非遗工坊里的实践课堂

与此同时,另一边木屋梁上悬着的竹编灯笼轻轻摇晃,茶学2201班孙晓慧和朱子健同学身着制茶布衣,正在木屋里复原乾隆年间贡茶秘制工序。"摊青要观天象,杀青须辨火候,揉捻需知力道",在飘散着松木清香的古法作坊里,他们跟随传承人体验了“一片茶叶到一杯茶华丽转身”精湛的核心工艺。

(进行揉捻环节)

在揉捻环节,孙晓慧同学双臂如抱圆球,按照传统技艺要求,运用 “三轻三重” 的原则,以团揉与推揉相结合的方式,熟练地推揉着茶团,同时还不忘向围上来的游客进行讲解:“传统揉捻工序中蕴含着深厚的经验智慧,讲究‘三轻三重’,如此才能使茶叶在后续的制作过程中更好地展现其品质与风味。”游客们听后频频点头,纷纷拍摄记录这珍贵的非遗传承场景,对这一传统技艺的独特魅力赞不绝口。

(古法提香环节)

青春力量:让茶香飘向新世代

本次实践结合湖北省地理标志“底蕴寻源”新闻行活动,被央视网,湖北日报,长江日报等多家主流媒体报道。众多镜头聚焦于00后茶学学子对待传统非遗技艺的严谨态度与赤诚热爱。当无人机掠过翠绿的茶山,我们看见老技艺仍在熠熠生辉,且吸引着源源不断的人来探索。茶学2201班的学子走进大山,将以深厚的专业知识为根基,以创新思维为羽翼,滋养古老的茶文化文脉,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茶学2201班茶园合照)


文字:蒋玉洁 伍润秋

摄影:张德

审核:余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