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月 30 日至 7 月 18 日,风景园林系教师夏欣、学院办公室外事秘书郑欢带领 12 名本科生和研究生,赴新加坡国立大学(NUS)参与 2025年全球科学暑期项目(Global Science Summer Programme, GSSP) 。为期三周的国际化学习交流,从专业技能夯实到科研视野拓展,再到校际合作桥梁搭建,为师生成长注入多元动能。
参加GSSP的师生在开幕式合影(来自NUS)
开幕式展华农风采,促国际交流互鉴
项目启动首日,新加坡国立大学举办盛大开幕式。夏欣作为华中农业大学代表,面向来自新加坡、瑞典、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中国等 20 余所高校的师生,介绍华中农业大学及园艺林学学院概况。从华农的校史校貌、办学特色,到学科优势、研究成果,再到往期国际交流,夏欣一一阐释,并诚挚发出邀约,欢迎各国学子到华农交流,让华农的国际 “朋友圈” 持续扩容,也为后续跨校深度互动埋下伏笔。
夏欣老师向在座师生介绍华中农业大学(通讯员 郑欢 摄)
三周课程构建技能体系,理论实践深度融合
此次 GSSP 项目聚焦 R 语言(DSA2362) 与 Python(DSA1361) 核心模块,以 “上午 + 下午” 交叉授课模式,为师生打造系统学习闭环。
Chan Yiu Man老师和学生们合影(通讯员 郑欢 摄)
基础筑牢期:首周,师生在 S16 - 06 - 118 教室,跟随 Loh Wei - Yin 教授与Chan Yiu Man 博士,同步开展理论知识学习与代码实操。从编程语言基础语法,到简单数据处理脚本编写,课堂上知识讲解与即时练习穿插,让抽象编程逻辑逐步落地。
能力进阶期:第二周课程深入数据处理算法、复杂代码调试等内容。随堂练习中,师生分组协作,针对模拟科研数据处理场景攻坚;小组讨论时,不同高校背景学生思维碰撞,分享各自编程思路,既强化编程逻辑,又锻炼跨文化团队协作能力。
我校师生课后与Loh Wei-Yin教授讨论(通讯员 郑欢 摄)
成果验收期:第三周 14—16 日持续知识深化,17 日迎来关键检验 ——DSA2362 论文提交,要求运用 R 语言完成数据深度分析与成果论述;DSA1361 项目答辩,需依托 Python 实现特定科研场景应用。18 日结业仪式,为三周高强度学习画上句点。
学术交流突破学科边界,锚定合作新方向
交流期间,夏欣、郑欢与果树系博士生刘雨果与新加坡国立大学理学院副院长Chew Fook Tim交流学术研究方向,并实地参观其实验室,了解前沿实验设备与研究技术。双方围绕跨学科研究、人才联合培养等议题探讨合作可能,为未来校际科研协作、学生交流储备资源。
我校师生参观理学院副院长Chew Fook Tim的实验室(通讯员 郑欢 摄)
闭幕式上,夏欣分享参加学习的体验与感受,并向新加坡国立大学的热情接待表达感谢。参与师生反馈,此次 GSSP 之行,不仅学习了 R 语言与 Python 编程,更在国际课堂的思维碰撞里,学会以多元视角解决专业问题;通过课堂学习交流和课后的NUS博物馆参观、NUS组织的新加坡历史建筑与文化探访等跨文化交流活动,突破沟通壁垒,积累协作经验。学院也将以此次项目为支点,持续深耕国际化教育,搭建更多学术交流、人才培养平台,助力培养兼具专业硬实力与全球视野的高水平人才,让国际交流的效能,持续反哺学科发展与人才培育。
参加闭幕式(通讯员 刘雨果 摄)
文字:郑 欢 夏 欣
审核:林 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