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张智洋博士做客园艺讲堂揭秘马铃薯杂交起源与演化机制
时间:2025-08-24

2025年8月21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张智洋博士在园林南楼204报告厅开展学术讲座,围绕“马铃薯的杂交起源、薯块形成和辐射分化”这一主题,给学院师生带来了精彩的学术报告。报告由学院院长、果蔬园艺作物种质创新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徐强教授主持,110余名师生参加。

报告中,张智洋博士以马铃薯杂交起源为核心切入点,系统阐述了茄属马铃薯组植物的演化历程。作为全球第三大粮食作物,马铃薯遗传背景复杂,其野生种与栽培种的杂交起源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重点。张智洋博士及所在团队借助基因组学、进化生物学及群体遗传学等多学科手段,在马铃薯杂交起源研究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成功揭示了关键基因在薯块形成与环境适应性辐射分化中的调控机制。他强调,马铃薯杂交起源演化的解析不仅能为作物遗传改良提供理论支撑,更能为应对全球粮食安全挑战提供新思路。

张智洋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植物基因组学、进化生物学及群体遗传学。他长期投身于茄科作物的演化与遗传解析工作,尤其在马铃薯组杂交起源与番茄泛基因组研究领域成果斐然。其研究以“找回丢失的遗传力”为核心目标,相关成果已在《Cell》《Nature》《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等国际顶尖学术期刊发表,为园艺作物种质创新与利用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报告结束后,现场师生围绕“马铃薯多倍体基因组组装”“野生种质资源保护”等议题展开热烈讨论。张智洋博士耐心解答了师生们的疑问,并与园艺林学院科研团队就未来合作方向进行了深入交流。此次讲堂不仅为师生提供了接触学科前沿的机会,还为推动园艺作物基础研究与应用开发的融合搭建了桥梁。

《园艺讲堂》作为学院重要的学术交流平台,始终秉持“穷理致知 反躬践实”的理念,持续邀请海内外知名学者分享前沿成果,助力学科发展与人才培养。未来,学科将继续聚焦园艺科学前沿,为师生带来更多高质量的学术盛宴。


文图:张   丹

审核:龙健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