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全链焕“新”——我院社会实践团赴湖北省宜昌市开展柑橘调研活动
时间:2025-07-09

【核心提示】2025年7月2日,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赴湖北省宜昌市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跟随国家柑橘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程运江,深入宜昌市夷陵区柑橘产业一线,参与湖北省科技服务水果产业链 “515” 行动工作交流会。团队走访育苗基地、示范果园及采后基地,聚焦柑橘产业链中“品种改良防控”、“栽培模式升级”和“采后贮藏运输”三大关键环节,见证 “实验室技术” 向 “田间实效” 的转化路径,揭示科技驱动下柑橘全产业链的转型密码。

聚焦育种与防控,筑牢“产业底座”

“种苗是产业的起点,品种选得好、苗培得好,果园才能少走弯路。”在仟红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育苗基地,企业负责人赵丽合向实践队员们介绍时开门见山地说道。仟红公司长期聚焦柑橘良种繁育工作,建有良种繁育区、无病毒母本园、专家试验田与品种展示区,与华中农业大学等科研单位保持紧密合作,共同开展品种归集与技术攻关。截至目前,公司已收集92个柑橘品种、储备1000余份新品种材料,持续推进良种研发,为湖北省10万亩以上柑橘更新换代提供支撑,品改辐射面积更是覆盖全国30万亩。

调研过程中,团队重点参观了智能化装填生产线。只见上料铲车自动进料,四种基质经搅拌装置混合处理后进入暂存仓,精准装填穴盘,转运小车自主导航,全程高度自动化智能化,“毫不夸张地说效率相当于五名工人全天作业量。”现场技术人员一边演示,一边向队员们讲解。

在基地展示区,华中农业大学张宏宇教授团队现场展示了柑橘木虱智能监测系统。“这是我们针对黄龙病监测与治理的技术集成方案,已经在多个柑橘主产区试点推广。”张教授说。这套设备融合黄板、灯光诱集与高清摄像,能够实时上传虫情数据至云端,结合AI识别技术进行病虫害预警。

在“515”行动交流环节,湖北省农科院介绍,他们已通过脱毒处理获得126株健康母本苗,累计繁育良种柑橘近30万株,并在全省重点推广了4个核心新品种,建立起以科研平台为支撑的良种推广体系。

走入果园,看见“栽培革命”

实践团队调研的第二站是宜昌洋红农贸公司柑橘果园,实践团队现场目睹了水肥一体化系统与宜机化改造示范田块,直观感受到绿色植保、水肥一体化等高效节本技术在实际果园中的应用。

走进果园,一排排整齐栽植的柑橘树长势喜人,采用4–5米行距、1.5–2米株距的合理密植结构,搭配30厘米高、2米宽的齐垄设计,不仅排水通畅,也更适宜机械化管理。

“我们果园集成了多项现代绿色栽培技术,包括精准水肥一体化、物理病虫害防控以及生态覆盖等,形成了高效节本、绿色环保的生产体系。“夷陵区农业技术中心的谢合平主任补充道。首先,果园采用“空中挂灯、园中挂板、树上挂球”的物理防治害虫策略,最大程度减少化学农药使用,构建绿色生态果园。其次,园区推广树干微喷、单/双带滴灌和水溶性肥粉等精准管理措施,实现水肥高效利用。

值得一提的是,园区还种植了马尼拉草进行行间生草。“以草养土、以草抑草,秋天还能割草卖钱,每亩额外增收两三千。”果园工作人员说。马尼拉草作为良性杂草不仅能抑制其他杂草的生长,保水保肥,防止土壤板结,其作为草坪用土,还能销往球场和公园,进一步提效增收。

在“515”行动交流会中,湖北省农业科学院专家汇报了果园生草、水肥一体化和轻简树形修剪三项技术模式,并提出了“1242”技术体系,实现对化肥农药的减量控效,推动传统果园向标准化、生态化、机械化转型。

科技破局,让三峡柑橘“锁鲜”出山

走进宜昌夷陵红公司的采后基地,实践队员目睹了柑橘“从枝头到冷库”的全流程标准化操作,叉车在基地穿梭,将预冷完成的“鲜橙”装车,冷链直达山东。宜昌夷陵红公司总经理万忠波自豪地介绍冷库的“三代进化史”:“从1.0水泥墙、2.0喷涂聚氨酯发泡保温层,到目前3.0新型板材外墙”,技术的迭代使冷库能耗降低40%,同时果实腐烂损耗率被控制在3%以内,实现产业降本增效,节能减排。

“我们要持续推进柑橘采后生产低碳化、标准化、清洁化。”程运江教授在会议上提到。据悉,程运江教授团队积极进行新型技术推广,如运用广谱杀菌剂预处理、新型冷库打造、柑橘采后清洁高效商品化处理技术应用等,实地指导建设标准化园区,形成可复制的技术集成方案,由点带面,推动宜昌柑橘产业三化标准的初步革新,助力三峡产区生态保护。

同时程运江教授还提到政产学研协同机制,推动农业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加强合作,“让技术活起来,而不是仅仅作为论文搁置”,以科技为手段,为产业注入持续动能。

此次调研之行,实践团队深入柑橘产业一线,从仟红农业的良种繁育与智能防控,到洋红农贸的绿色栽培与节本增效,再到夷陵红公司的采后标准化与低碳升级,切实见证了湖北省“515”行动下,科技如何从实验室走向田间,推动柑橘全产业链的优化升级。未来,华农学子将继续深化校地企合作,将所见所学转化为服务产业、振兴乡村的实际行动。

文字:瞿均泥、俞佳航、汪童、张曼莉

摄影:文鑫

审核:林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