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花境奥秘,察人生百态:我院社会实践团队赴世界花卉大观园研学
时间:2025-07-11

【核心提示】7月6日,园艺林学学院芬芳研习社社会实践团队于北京世界花卉大观园茗赏百花厅温室开展研学活动,学习温室知识并调研游客行为活动。

为深化自身对温室植物养护知识的理解,提升社会调研与实践能力,园艺林学学院芬芳研习社社会实践团队于7月6日在北京世界花卉大观园茗赏百花厅温室进行了实地研学。

当日上午八点半,茗赏百花厅温室负责人王师傅拉好水管,手持喷管,向团队成员展示了温室植物养护的日常浇水工作。由于垂吊花卉位置较高,水壶浇水或智能喷洒装置难以施展,此项工作只能依靠人工完成。王师傅一边操作,一边向团队成员讲解浇水时的注意事项,如水流大小、浇水频率等,成员们认真聆听,不时提出疑问,王师傅都耐心解答。

植物养护不仅限于浇水,还包括细致的枝叶管理。团队成员来到温室靠近中心的花架旁,小心翼翼地处理南洋杉上的枯叶。据大观园工作人员介绍,南洋杉需要避免阳光直射并保持环境湿润,因此不能离窗太近。团队成员还处理了王师傅修剪下来的鹅掌藤枝叶。与南洋杉不同,鹅掌藤则喜爱明亮环境,因此被放置在靠近窗户、能接收更多阳光的位置。这让团队成员直观理解了根据植物习性进行差异化养护的重要性。

在对温室植物进行养护的过程中,团队成员留意到温室内游客的多元需求,随即开展了初步调研。调研发现,温室内游客以中老年人居多,年轻人较少。年轻人大多热衷于拍照打卡,在温室内停留时间较短。而中老年人的活动则丰富多样,有的对温室内的植物景观进行水彩写生,有的安静读书,还有的围坐在一起下棋。一位参与水彩写生的阿姨表示,这里植物众多、色彩明艳,非常适合水彩写生。另一位老人则称,自己儿女不在身边,来此处下棋能打发时间,让自己不再感到孤独。由此可见,温室满足了不同游客的不同需求,并非如团队成员起初所想的那样,仅仅是为了观光游览、欣赏植物。

“一枝一叶总关情”,通过今日的研学活动,团队成员深刻体会到植物景观的价值在于与人的互动和情感联结。温室不仅是植物的庇护所,更是承载市民生活、提供情感慰藉的公共空间。此次研学活动不仅让学生们学到了实用的温室植物养护知识,还锻炼了他们的社会调研能力,更深化了其对“以人为本”的园林设计理念及景观社会价值的认知。

文字:邓雨轩

图片:邓雨轩

审核:林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