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实践团赴荷兰瓦赫宁根大学学习农业全球性挑战课题
时间:2025-07-11

【核心提示】7月9日上午,我院赴荷兰瓦赫宁根大学暑期实践团于瓦赫宁根大学教学楼6-220学习农业面临的全球性挑战课题。

瓦赫宁根大学经济学院教授Sjaak Wolfert首先就“食品系统迈向数字化转型路径”进行了讲座分享。他结合当前农业发展趋势,系统讲解了农业数据采集发展过程,指出该过程正由农场层面拓展至整个食品供应链,从而构建起多层次、协同共享的数据生态系统。当前农业数字化正向“数据经济”迈进,农业领域正利用多源异构数据开发AI驱动的决策支持系统,用于提升食品安全、环境可持续性和健康等核心目标。教授强调:“纸空间”等数据联邦项目的推进,能够增强数据互操作性,为农业智能平台的构建提供技术与制度保障。

农业生态系统工程小组的博士Munnaf Abdul对于可持续农业方面的生物降解的传感技术进行了讲解。他向同学展示了一种基于天然材料(如木材、天然菌落等)构建的绿色传感器系统,同时指出该系统能够长期部署于土壤中,并在完成任务后自然降解,无需人工回收。这种技术支持构建密集型传感网络,提升农田异质性信息的空间分辨率,从而实现对水分、养分等农艺因子的精准管理。此外,教授还介绍了多传感器集成系统与数据融合算法,如Kalman滤波器等,这些算法在农业建模和实时监测中的关键作用。

瓦赫宁根大学环境研究学院教授Tim van Hattum提出了2120年欧洲未来自然的发展态势设想。他强调应对气候变化、土壤退化和生物多样性下降等问题,必须借助系统性设计理念,推动生态农业、绿色基础设施和水文循环恢复的协同转型,构建韧性更强的未来农业与自然系统。教授同样指出,未来欧洲的可持续性需建立在健康的水文与土壤系统之上,要保持水系通畅、恢复涵养区、保护湿地与河岸生态带,确保地下水补给与洪涝调控机制有效运行,从根源上改善生态韧性。

中午12点,此次活动顺利结束。该活动不仅拓宽了团队成员对当前全球农业挑战与前沿技术的认知视野,更让实践团成员深刻地理解了农业数字化、生态可持续发展以及系统性思维在全球农业未来中的重要意义。

园林2301班的陈心洁表示:通过本次课程学习,她切实感受到农业数字化与生态协同发展的紧迫性和前瞻性,并且对未来的专业学习也有了更加明确的方向。本次学习交流是我院走进世界农业国际化暑期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团成员的此次学习经历,也将为后续课程研究与课题方向提供重要助力。

文字:陈心洁

图片:耿子莹

审核:林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