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艺林学学院赴秭归县烟灯堡村支教团走访调研当地柑橘产业情况
时间:2025-07-11

【核心提示】2025年7月6日,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赴宜昌市秭归县烟灯堡村支教团在熟悉村民生活环境和基本习惯后,针对具体情况走访调查居民种植的柑橘品种、施肥情况、采摘销售方式、收成增减以及技术支持等,预期完成一份针对当地柑橘种植产业的调研报告。

7月6日午后,在烟灯堡村村支部书记袁钰容的帮助宣传下,支教团开始了对烟灯堡村柑橘产业基本情况的调研,当地居民热情地邀请支教团进屋避雨并积极接受采访,对近年的柑橘产量和当地未来产业发展都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家住在烟灯堡村一组六十六号的崔奶奶对于今年的柑橘收成表示满意,并向支教团详细介绍本地柑橘采摘运输机械——无人机;在和村民们畅谈时,当地村民袁学常向支教团成员介绍了烟灯堡村作为柑橘种植示范园的先进种质资源和果树分布,也提到了人均种植面积不足、针对海拔不同,柑橘品种的差异化种植情况不佳等当地果农关心的问题。提及柑橘种植产业的改进建议时,家住一组五十九号的袁先生回答道:“完善柑橘产业链、加快柑橘运输速率,减少损伤;对柑橘品种进行多元化处理,实现品种改良……”尽管只有一亩左右的柑橘种植面积,袁先生却另辟蹊径,开设了自己的网上销售渠道,优质的柑橘品质加上畅通的销售渠道,让袁先生今年收益颇丰。

通过采访,支教团了解到,当地主要种植柑橘品种为伦晚、九月红;在收益上,今年的收益普遍高于往年,因此, 村民们种植柑橘的热情高涨。通过烟灯堡村的集体培训和对无人机运输、智能分选、网上销售等科技手段的运用,果实的采摘、运输、销售变得更加方便快捷。除此以外,农业课堂的培训帮助村民们增长了应对紧急情况的本领,使他们遇到病虫害或其他种植难题时可以更有效地解决。对于后续的柑橘产业发展,村民们提出推广多元柑橘品种的想法,实现果园四季飘香,柑橘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美好愿景。

一天的走访调查,支教团对本地柑橘产业的种植、采摘、运输流程都有所了解。作为华中农业大学的学生,应当践行“勤读力耕”的校训精神,明白农学不仅是课堂的理论知识,更是深入农村的实地考察与调研。

文字:马锦璨、张尚熠

摄影:马锦璨、郭鸿睿、吴若舟

审核:林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