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7月31日-8月26日,园艺林学学院孟红杰、傅强老师带队12名学生,赴河南栾川开展27天伏牛山植物调查。团队设5条样线,记500余种维管植物、采2000余份标本,建珍稀树种庙台槭专项样地,为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一手数据。
实践团队成员席小雯采集枝条
2025年7月31日至8月26日,园艺林学学院孟红杰老师带领席小雯、谭苏良、张新阳等12名学生,赴洛阳河南省洛阳市栾川县,开展为期27天的野外植物资源调查,为伏牛山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一手科研数据。
伏牛山作为我国南北气候过渡带及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域,其维管植物资源的系统性调查对区域生态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据项目负责人席小雯介绍,当前伏牛山部分区域植物分布数据存在更新滞后问题,且部分珍贵树种的生长动态缺乏长期监测记录,“本次实践将重点完善区域维管植物名录,精准定位珍贵树种庙台槭的分布范围,同时记录其生长环境与受干扰情况,为濒危植物保护提供科学支撑”。
实践团队成员在样方中测量木本胸径
团队结合伏牛山地形地貌与植被分布特点,在黄石庵、老君山等生态关键区域设置 5 条调查样线,覆盖山地森林、河谷灌丛等多种典型生境。调查过程中,成员严格遵循植物分类学规范,通过现场拍照记录、GPS定位、形态特征采集等方式,系统记录沿途维管植物种类500余种,涵盖乔木、灌木、草本等多个类别。同时,团队按标本制作标准,采集植物标本2000余份。
针对珍稀树种庙台槭的保护监测需求,团队特别在其集中分布区域建设专项监测样地。完成了庙台槭种群数量、树高、胸径等生长指标的精准测量,还同步调查记录了样地内伴生植物种类、群落结构及土壤、光照等环境因子,形成庙台槭生长现状的完整档案。
为确保调查专业性,团队联合栾川县林业局建立合作机制,当地林业部门将提供伏牛山植物分布基础资料、林区准入手续支持,并安排专业人员协助野外调查。此外,团队还邀请园艺林学学院傅强老师担任带队指导,从技术层面保障调查数据的准确性与规范性。
实践团队成员在样方中进行调查
为确保实践高效推进,团队制定了“前期准备-实地调查-后期整理”三阶段工作方案。七月上旬,团队已完成文献梳理、植物分类学理论培训及野外操作演练,重点掌握了伏牛山常见植物群落特点、标本制作规范及 GPS 定位仪使用方法;实地调查期间,团队将采用“分区划片、重点突破”策略,每日记录植物种类、生长状态、生境因子等信息,并制作植物标本;后续团队将汇总调查数据,撰写实践总结报告,形成植物分布图集、植物档案等成果。
文字:席小雯 谭苏良 张新阳
图片:席小雯 谭苏良 张新阳
审核:林辉 肖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