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楚香:巧手制“福”传承千年香道
时间:2025-08-20
【核心提示】2025年7月6日,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5名成员走进武汉市武昌区楚香书苑,深度体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楚香制作技艺中的“福字香”制作。
在楚香非遗传承人的指导下,队员们严格遵循《香谱》古方,将丁香、陈皮等十余味天然香材研磨成粉。“香粉颗粒需细若尘埃,才能保证成品纹理清晰。”工作人员李思婷介绍道。调配过程中,传承人韩雪特别强调“君臣佐使”的中医配伍理念:“陈皮理气为君,丁香温中为臣,每一味材料都承载着古人对健康生活的智慧。”
揉香泥、捶香团是制作的关键环节。队员们反复揉搓香粉与天然粘合剂,直至面团呈现“握之成团,触之即散”的状态。“捶打需要巧劲,力度不足难以定型,过猛则易开裂。”队长陈沛霖在经历三次失败后,终于将香泥捶打出丝绸般的光泽。填入树脂的“福”字模具时,工作人员韩莉老师示范了古法“三压九提”技法——先以拇指均匀施压,再分九次轻提模具边缘,可确保纹路清晰。当模具轻启的瞬间,一枚枚形神兼备的福字香方引得众人惊叹,凹凸处还泛着淡淡的金光。
“福字香曾是楚地年节必备之物,寓意‘香火永续’。”韩雪表示,通过高校社会实践让非遗走进年轻人生活,正是文化活态传承的创新尝试。此刻,一缕缕跨越千年的馨香,正从青年们的指间绵延向未来。 这些散发着淡淡药香的"福"字,不仅承载着楚地先民的智慧结晶,更见证了当代青年对传统文化的创新传承。
文字:陈沛霖
图片:查伊涵
审核:林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