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7月11日至25日,园艺林学学院林学2301班赵敏涵同学于河北省保定市易县高陌乡政府开展为期15天的“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在办公室科员岗位深度参与基层工作。
【7月11日至25日】,在河北省保定市易县高陌乡政府略显繁忙的办公室里,一张年轻的面孔格外引人注目。园艺林学学院林学2301班赵敏涵同学,作为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的一员,以办公室科员的身份,开启了为期15天的基层实践之旅。她的实践导师,是高陌乡党委常委、副镇长王其乐。
阶段一:奠定基础,了解工作内容
初到高陌乡政府办公室,赵敏涵便一头扎进了纷繁复杂的基层事务中。在王其乐的悉心指导下,她从最基础的工作入手:学习理解当前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的核心政策文件,分门别类整理堆积如山的文书资料,协助处理日常电话接听、信息登记等事务。这份看似琐碎的工作,却让她第一次真切触摸到基层政府运行的脉搏。“每一份文件的流转都承载着政策的温度,每一次信息的传递都关系着具体问题的解决,”赵敏涵在工作笔记中写道,“‘责任’二字,不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眼前这每一页纸、每一个电话背后沉甸甸的分量。”
阶段二:进行中,亲自参与政务活动
随着实践的深入,赵敏涵逐渐从观察者转变为参与者。她开始跟随办公室的前辈们走出办公室,深入村庄和田间地头。她参与走访村民,了解他们的实际困难和需求;协助收集整理村情民意信息,为上级决策提供基础依据;甚至在防汛关键期,她也参与到信息报送和值班值守工作中。一次,在协助处理某村村民反映的道路修缮诉求时,赵敏涵不仅认真记录了情况,还主动查阅了相关政策文件,梳理了处理流程,为王其乐后续协调解决提供了清晰的参考。“小赵同学很用心,能沉下心去了解情况,还能主动思考解决问题的路径,这种态度非常可贵。”王其乐在实践日志中这样评价道。
阶段三:深入乡村工作,解决实际问题
实践后期,赵敏涵已能更从容地承担起部分信息上传下达、会务组织协调、基础文稿草拟等工作。十五个朝夕相处的日子,她亲眼目睹了高陌乡基层干部们日复一日的奔波与坚守:他们为了一个项目的落地反复沟通协调,为了一户村民的困难多方奔走,为了汛期的安全彻夜值守。“这段经历让我深刻理解了‘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的含义,”赵敏涵在实践总结会上分享道,“它让我跳出了象牙塔的想象,真正感受到了中国乡土大地的脉动,体会到了基层工作的千头万绪和无可替代的价值。无论是政策最终惠及百姓的欣慰,还是面对复杂问题时的不易,都让我对这份工作充满了敬意。”
从初入办公室时的手足无措,到逐渐熟悉流程、主动参与;从对基层工作充满好奇,到理解其背后的艰辛与意义,赵敏涵的十五天实践,是一次青春的淬炼与扎根。在服务家乡的广阔天地里,她如同一株汲取养分、努力生长的青苗,在政策落地、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上,留下了自己清晰而坚实的青春足迹。这段经历,不仅是一次岗位的历练,更是一颗年轻心灵对家国情怀的深刻体认,为她的未来之路注入了源自乡土的坚实力量。
文字:赵敏涵
图片:赵敏涵
审核:林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