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7月10日至25日,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青行志愿服务队的16名队员,前往湖北省鄂州市梁子湖区沼山镇朱山东村开展为期16天的“爱心托管班”七彩假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本次夏令营聚焦乡村儿童的全面发展,拓宽孩子们的视野,给予他们更多的陪伴与关注,从而为乡村教育注入青春力量。
非遗进课堂 文化共传承
在这14天短暂而珍贵的快乐时光里,志愿者们以赤诚之心浇灌希望之花,为孩子们打造了一系列精彩的课程。
除此之外,团队联合鄂州市团委,策划了别开生面的非遗文化传承活动。在甜蜜的麦芽糖制作技艺课堂上,非遗传承人张洪兵老师不仅深入浅出地讲解了麦芽糖两千多年的发展历史以及传统制作工艺,还将栩栩如生的糖画分发到每位小朋友手中,让孩子们既感受到了传统技艺的魅力,又品尝到了这份穿越千年的甜蜜记忆;在墨香四溢的书法课堂上,张裕钊书法流派传承人金咏和老师带领孩子们领略了清代书法大家张裕钊独创“南宫体”的艺术风采。传承人详细解析了这种书法独特的笔法特征,并耐心教导孩子们书写简单的基础字。在一笔一划的临摹中,孩子们体会到了汉字书写的韵律之美和中华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
非遗文化体验活动让传统文化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既增长了见识,又培养了对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
运动添活力 彩绘支教情
除了在教室里传授知识,志愿者们还精心设计了丰富多彩的“走出教室”特色活动,让孩子们在欢乐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
7月14日,以“梁湖荷韵浓,特奥共相融”为主题的特奥日活动在朱山东村村委会拉开帷幕,志愿者们邀请夏令营的小朋友们与村里的残障人士共同参与。活动现场,“荷叶运珠”“莲蓬投壶”“荷畔接力”等趣味游戏轮番上演,欢声笑语不断。这场活动不仅巧妙融合了本土“荷文化”与特奥精神,更搭建了一个平等、包容的互动平台,让残障人士感受到社会的温暖,也让孩子们在合作中学会尊重与关爱。
7月23日,夏令营的趣味运动会在教室内热闹开启。志愿者们设计了“水果蹲”“障碍小火车”“螃蟹快跑”等趣味游戏。孩子们团结协作,你追我赶,在欢声笑语中锻炼了身体,也增强了团队意识。
此外,志愿者们还开展了一场充满温情的“孝老敬亲”主题墙绘活动。大家顶着炎炎烈日,手持画笔,在朱山东村文化墙上描绘出一幅幅温馨的画面。缤纷的色彩不仅提升了村容村貌,更以艺术的形式弘扬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让美德之花开放在孩子们的心田。
这个夏天,志愿者们用爱心与创意,为孩子们打造了一个充满乐趣与意义的假期。在知识与实践的交融中,孩子们收获了成长,也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步履不停 暖心同行
在夏令营的休憩日里,青行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们依然步履不停,将关怀延伸至课堂之外,用行动诠释着责任与担当。
为进一步了解孩子们的情况,青行志愿服务队全体成员于7月15日开展实地家访活动。志愿者们与家长进行深入的沟通和交流,了解孩子们的生活环境和成长背景,也将孩子们在夏令营的精彩表现娓娓道来,认真倾听家长们对夏令营提出的宝贵意见和建议,促进孩子们成长。
作为农林类高校学子,志愿者们还充分发挥专业优势,走进杨一凰湾泛美产业园开展紫玉米产业专项调研,详细了解紫玉米的种植技术以及产销模式等,为特色产业发展建言献策。这场调研不仅为乡村振兴注入了青春智慧,更搭建起高校与乡村长期合作的桥梁,延续着“高校助力乡村”的创新模式。
暮色渐浓时,志愿者们又化身安全宣传员,手持防溺水宣传单走村入户,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村民普及防溺水知识,为炎炎夏日筑起一道坚实的安全防线。
此次“七彩假期”夏令营不仅为朱山东村的孩子们带来知识与欢乐,更搭建起高校与乡村的桥梁。青行志愿服务队以实际行动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为乡村教育注入青春力量。未来,青行志愿服务队将继续深化与朱山东村的合作,让爱的种子在更多孩子心中生根发芽,携手助力乡村振兴。
文字:武恩泽、何善兰
图片:黄康鹏、武恩泽、赵润业、刘桂利、张豪
审核:林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