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我院研究生职业能力拓展训练课程建设研讨会在园林南楼218召开。本次会议围绕“课程体验优化,生涯发展需求和就业环境困境”三大主题,学院党委副书记林辉、全体辅导员和10余名课程同学代表参会,通过体会分享、圆桌对话等形式拆解问题、分享个人想法,为研究生职业能力拓展训练课程建设提供参考建议。会上,学生们结合自身学习体验,围绕就业认知、课程收获、现存问题及改进建议展开深入交流,为课程优化与自身职业发展建言献策。
课程收获颇丰,多维度助力就业准备
在讨论中,学生们纷纷表示课程为自身就业准备提供了切实帮助,其中简历修改指导成为大家一致认可的亮点。“过去写简历总是不知如何突出优势,经过老师系统讲解排版技巧、格式规范,以及用数据说话的亮点提炼方法,我们才真正学会打造优秀简历。” 一位学生分享道。此外,课程中的面试模拟和互动环节也备受肯定,让学生完整体验求职流程,个人演讲、小组讨论与汇报等形式,也为平时专注科研、缺乏表达锻炼的学生提供了宝贵的实践机会,有效提升了沟通与表达能力。
直面现存问题,精准指出改进方向
在肯定课程价值的同时,学生们也客观指出了当前课程存在的不足,为课程优化提供了具体方向。从课程内容针对性来看,由于选课学生涵盖观赏园艺、茶学、风景园林等多个专业,大家普遍反映课程内容在 “专业适配性” 上仍有提升空间,希望能更深入地结合不同专业的就业特点与需求开展教学。
就业路径迷茫与经验参考单一的问题也被多次提及。许多学生表示,目前对自身专业的就业组织情况、具体发展路径认知仍不清晰,存在 “知道要找工作,但不知往哪走” 的困惑。同时,课程中分享的多为优秀毕业生经验,学生们希望能看到更多 “非拔尖” 学长学姐的就业案例,了解不同发展层次毕业生的职业选择与成长历程,从而获得更全面、更贴近自身情况的参考。
聚焦问题与需求,集体备课优化课程设置
交流会结束后,林辉副书记与老师们开展了闭门集体备课,紧密围绕当前研究生在求职过程中面临的普遍痛点与核心需求展开。参会老师首先结合历年就业数据、学生座谈反馈及企业调研结果,深入剖析了学生在职业规划模糊、简历撰写与面试技巧薄弱、行业认知不足等方面的具体困境。在此基础上,备课会重点讨论了如何将这些问题转化为具体、可操作的课程模块。大家一致认为,课程必须打破“大水漫灌”的传统模式,转向“精准滴灌”。通过热烈研讨,初步确立了以“自我认知与职业规划”、“简历优化与面试实战”、“行业洞察与职场软技能”为核心的课程框架。会议进一步细化了每个模块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案例选择,强调增加互动模拟、企业HR现场教学、优秀校友经验分享等实践性环节,确保课程内容紧贴地气、务实管用,真正为研究生们补齐能力短板,实现从“能就业”到“好就业”的转变。
此次课程讨论与集体备课不仅让学生们更清晰地认识到自身在就业准备中的优势与不足,也为学院优化职业能力拓展课程提供了重要依据。林辉副书记表示,将认真梳理学生提出的建议,进一步调整课程内容与形式,增加实践模拟环节、细化就业方向指导、丰富经验分享渠道,让课程更贴合学生需求,真正成为学生就业路上的 “助推器”。而学生们也在交流中明确了后续努力方向,纷纷表示将充分利用课程资源,提升自身职业能力,为未来就业做好更充分的准备。
文字:刘敏棋
摄影:全家熠 刘敏棋
审核:肖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