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4日上午,“恩施州人民政府 华中农业大学‘乡村振兴荆楚行’活动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学校行政楼五楼会议室在线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焕春教授,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姚江林,恩施州委常委、秘书长夏锡璠等出席线上签约仪式。
签约仪式现场(记者 川竹 摄)
仪式上,姚江林与夏锡璠分别代表我校与恩施州人民政府签订了《恩施州人民政府 华中农业大学 “乡村振兴荆楚行”活动合作协议》。
学院党委书记张宏荣介绍了学校和学院“乡村振兴荆楚行”活动的进展情况。州委农办主任、州农业农村局局长汪云介绍了“华中农业大学恩施州特色农业研究院”(后简称“研究院”)的成立背景及工作计划。
张宏荣表示,自2020年7月22日学校启动“乡村振兴荆楚行”活动以来,400余位教授、5000余师生在湖北省17个地市州持续开展疫后重振、灾后重建,发挥科教优势赋能荆楚乡村振兴。活动开展过程中学校师生深入农田、厂矿、企业、车间,聚焦科学问题和产业问题,或问诊把脉、或深入调研、或精准献策。学院牵头于8月5日前往恩施州开展“乡村振兴荆楚行”启动仪式,学院坚持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不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为目标,在巩固前期成果的基础上,11月28日在华中农业大学举行的湖北省推进“荆楚行”研讨培训班上,来自全国109个市州县(区)农业农村局的111名主要负责同志逐渐感受到科教的力量。学院坚持凝聚力量、整合资源、主动融入、积极参与、持续助推湖北农业强省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助力企业和地方克难攻坚、创新发展。
张宏荣介绍了学校和学院“乡村振兴荆楚行”活动的进展情况
张宏荣谈到,活动开展以来校地领导高度重视,学校党委副书记姚江林亲自带队赴恩施州开展活动启动仪式,并带队到企业、种植户调研,进一步推动活动落地落实。恩施州委对活动开展给与极大的支持,在启动仪式过程中,州委常委、秘书长夏锡璠同志全程参与,各地市农口负责人全力支持,使活动取得实效。学院党委积极发挥各级组织的能动性,发挥党组织示范引领作用,学院党委与宣恩县伍家台昌臣茶业有限公司党支部联系对接,组织学院党委负责人和茶学系学科带头人倪德江教授前往宣恩共同开展“携手共建、助力重振”活动,组织果树系党支部与学院对口建始县扎鱼口村党支部签订支部共建协议,旨在运用高校党组织智力优势帮扶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为进一步加强活动组织力,在乡村振兴荆楚行活动开展过程中以点带面,以成立恩施州特色农业研究院为支撑,围绕研究院建成“以首席科学家团队为技术支撑、科技创新平台为依托、龙头企业为骨干、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民为基础,覆盖产业链全程、综合配套、便捷高效的农科教相结合的新型社会化服务模式”。依托恩施州特色农业研究院,支持恩施州农技人才队伍建设。每年组织产业扶贫技术指导员知识更新培训100人以上;不定期组织岗位科学家、产业教授、科技特派员前往恩施州开展产业人才培训。支持恩施州机关事业单位干部围绕所在工作岗位、产业发展方向和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开设绿色通道,每年培养博士1名和硕士研究生3-5名。依托现有合作基础进一步推进农业技术交流合作,在宋波涛教授挂职工作基础上,互派挂职干部或技术专家,每年选派一名博士生导师或者教授到恩施州挂职。全面深入开展农业科技科研合作。计划围绕恩施州耕地环境质量、茶叶病虫害、马铃薯晚疫病、重大动物疫病、农业机械、创意农业等方面进行科技攻关,联合培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3-5名。
张宏荣谈到,“乡村振兴荆楚行”活动虽然由园艺林学学院牵头,但是在制定方案和组建队伍时仍是着眼全校各学科,坚持各方同步发力、联动推进,全面统筹调动各方资源,充分整合集聚各方力量,全力以赴,根据地方实际需要组建专家队伍,在实际工作中得到各学院大力支持,共有8个学院14个学科27位专家教授参与。疫情后复工复产阶段,植科、动科动医、资环、食科、文法等学院组建专家队伍深入地方开展工作,专家队伍囊括了工程院院士、长江学者、岗位科学家等各类别专家教授,主要致力于将食用菌、玉米、马铃薯、高山蔬菜、柑橘、有机茶产业打造成为我国现代农业产业的样板,同时为农业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与产业指导。在恩施地区开展优化农产品深加工活动,在与湖北枸杞珍酒业有限公司、晓姚食品有限公司、宣恩伍家台昌臣贡茶有限公司现有合作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与公司技术合作,帮助指导企业和农户解决因疫情导致的农产品滞销问题。在建始县业州镇寨坡村甜柿基地、长梁镇红石垭村猕猴桃基地、太和街村食用菌基地、国硒冷水鱼公司冷水鱼基地现场开展产业救灾指导。同时依托“武陵山特色园艺作物良种繁育中心”建设,推广园艺作物新型栽培模式,通过开展柑橘、马铃薯、茶叶等新品种和新型种植模式的推广应用帮助企业和种植户实现更大经济效益。
州政府副秘书长、国动办主任谭鉴锡宣读了研究院名誉院长、执行院长名单,陈焕春院士担任研究院名誉院长,科发院社会服务处魏鹏担任执行院长,并聘任学院刘继红、汪李平、宋波涛、倪德江等四名教授为恩施州产业发展顾问。
陈焕春院士表示,学校与恩施州成立研究院非常有意义,面对国际国内发展大趋势,国家提出了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学校与州政府把握发展大势,坚持人才立国、科技强国、产业兴国的方针政策。他强调,新形势下校地双方一是要坚持“人才立州”,恩施州要充分发挥地方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作用,积极寻求与华农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合作,为恩施州培养一大批科技人才,助力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二是要坚持“科技强州”,要致力于实现各产业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优到用的发展脉络,注重借助科技力量发展地方品牌,形成品牌优势。三是要坚持“产业兴州”,恩施州要坚持“靠山吃山”,大力发展恩施州特色产业,形成有影响力的品牌,并进一步提高市场占有率,做大做强一批优质龙头产业。
陈焕春院士讲话(记者 川竹 摄)
姚江林表示,“乡村振兴荆楚行”活动的开展是学校坚持积极响应党的号召的需要,是坚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的需要,也是弘扬学校优良传统和践行校训精神的需要。活动开展以来,学校广大师生活跃在湖北省各地市,体现了“坚持目标导向,精心谋划活动方案”、“坚持需求导向,主动对接地市部门”、“坚持问题导向,深入开展科技服务”、“坚持创新导向,有机融合理论宣讲”、“坚持育人导向,培养强农兴农人才”等五大活动原则。在全社会的大力支持下,学校“乡村振兴荆楚行”活动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
姚江林对未来工作提要求(记者 川竹 摄)
姚江林指出,未来学校的行动重点将立足四个方面。一是进一步提高做好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认识,着力在“新”字上下功夫。以新时代的特点和要求,树立新的工作理念,采取新举措,努力开创“乡村振兴荆楚行”工作新局面。二是进一步整合资源,着力在“融”字上下功夫。要统筹校地资源、校企资源、校友资源、校内资源,提升乡村振兴的实施效果。三是进一步突出重点,着力在“为”字上下功夫。在统筹推进五大行动的基础上,突出重点,科学选点布点,明确重点地区、重点目标、重点任务,在产业振兴、人才振兴中以点带面做好示范引领工作。四是进一步突出贡献导向,着力在“实”字上下功夫。未来要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绩效导向,贡献导向,工作理念要实、谋划要实、举措要实、工作行动要实、效果要实,为恩施州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和“乡村振兴荆楚行”在恩施的实施做出更大贡献。
据悉,“恩施州人民政府 华中农业大学‘乡村振兴荆楚行’活动合作协议”主要包括成立华中农业大学恩施州特色农业研究院、支持农技人才队伍建设、推进农业技术交流合作三项主要内容。学校将充分发挥农业科教和人才优势,积极探索地校联动合作发展长效机制,为推进农科教紧密结合、产学研有效对接搭建直通平台,助力恩施州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
相关新闻链接:http://news.hzau.edu.cn/2021/0115/59315.shtml
文字:黄 韬
审核:张宏荣